公司概括
新聞中心
長沙將推行干濕分類,10月底前全市實現
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的《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》顯示,2020年底,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,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;2025年前,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。
這46個城市是: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慶,石家莊、邯鄲,太原,呼和浩特,沈陽、大連,長春,哈爾濱,南京、蘇州,杭州、寧波,合肥、銅陵,福州、廈門,南昌、宜春,鄭州,濟南、泰安、青島,武漢、宜昌、長沙,廣州、深圳,南寧,???,成都、廣元、德陽,貴陽,昆明,拉薩、日喀則,西安、咸陽,蘭州,西寧,銀川,烏魯木齊市。
另外,根據《2019年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》要求,今年,長沙將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,實現全市633個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,同時,區縣(市)要引導居民按照“干濕分類為主、四分類為輔”的原則,根據設施設備情況準確投放。
干濕分類主要是要求將廚余垃圾與其他干垃圾分開投放,而四分類法則是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、濕垃圾、有害垃圾和干垃圾四類進行收集、運輸和處置。
而且據長沙垃圾分類推進時間表,10月底前全市將實現所有社區和單位垃圾分類全面覆蓋到位。
長沙八方小區從6月上旬就開始試點推行垃圾干濕分類,各樓棟前都擺放好了一綠兩灰三個垃圾桶。
有記者翻開垃圾桶發現,垃圾袋上竟然還貼有二維碼,掃描后顯示一串數字。
據介紹,社區分別為干濕垃圾分類專用袋制作了專用二維碼,社區300名“垃圾督導員”在“敲門行動”時,督導員為垃圾袋貼上二維碼,并讓居民掃描注冊,這樣一來,每一戶的垃圾袋都有了“身份證”,實現了“一戶一碼”,既方便追溯每袋垃圾的身份信息,也能通過大數據,分析居民垃圾分類習慣并進行科學糾正。
只要居民做好了分類,即可通過二維碼得到相應積分,當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額,居民便可到物業兌換垃圾袋、洗衣粉等生活用品。
干濕垃圾分類誤區:
誤區一:廁紙也是紙,可以回收
可回收的廢紙主要包括報紙、期刊、圖書、各種包裝紙等(污染嚴重的紙除外)。在一般的認知中,廁紙屬于紙張,是可回收的。但實際上,廁紙遇水即溶,不算可回收的“紙張”。類似的還有餐巾紙、廚房用紙等,也不可回收,都屬于“干垃圾”。
誤區二:干的紙尿褲是干垃圾,濕的是濕垃圾
不論紙尿褲濕不濕,紙尿褲都是干垃圾!因為干垃圾、濕垃圾并不是根據含水量來區分的,濕垃圾是指日常生活產生的容易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,干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濕垃圾以外的其他廢棄物。類似的還有餐巾紙、濕紙巾、衛生間用紙等。
誤區三:大骨頭從廚房來,屬于濕垃圾
事實上,大骨頭因為“難腐蝕”且“質地堅硬不易粉碎易損壞濕垃圾末端處理設備”而被列入“干垃圾”,類似的還有榴蓮殼、椰子殼等,這些都屬于干垃圾。但雞骨、魚骨、玉米棒、蘋果核等較軟“易腐蝕”,屬于“濕垃圾”。
誤區四:將濕垃圾裝袋子后,直接扔進垃圾桶
常用的塑料袋,即使是可以降解的,也遠比濕垃圾更難腐蝕。此外裝過濕垃圾的塑料袋沾有各類污跡,因此正確做法是先破袋,將濕垃圾倒入“濕垃圾”桶中,再把袋子扔進“干垃圾”桶中。
誤區五:過期食品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
過期食品,比如一包受潮過期的瓜子,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?這樣做顯然不妥!因為瓜子容易腐爛,屬于濕垃圾,而包裝物(如塑料包裝袋),屬于干垃圾,所以正確做法是將瓜子投放到濕垃圾的收集容器,塑料包裝袋投放到干垃圾的收集容器中。